浅议医院互联网医院部门的定位职责
来源: 发表时间:2022-10-31 阅读次数:
按照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的要求,每家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服务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人员岗位职责及服务流程。
这就要求有一个部门来落实这些工作,所以医院就会成立专职或兼职的互联网医院部。但这个部门是新部门,且部门人员兼职居多,所以就会出现定位、分工不明确的情况。
本文就站在一个信息人的立场,从外部的角度,来简单探讨一下互联网医院部门定位和相关职责建议。
医院的部门,按我的理解可以大致可以分为管理支撑部门与业务部门两种。
管理支撑部门一般不直接面向客户,其核心是管理与支撑,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如医院的行政职能科室:办公室、后勤保障、医务、人事、财务、信息等这些部门。
业务部门一般直接面向客户,并且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如各临床科室,包括门诊、住院、医技等部门。
那互联网医院部应该定位为管理支撑部门还是业务部门呢?个人认为要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最佳方案就是把互联网医院部定位为一个业务部门,而不是一个行政管理或支撑部门。
(1)互联网医院从业务属性看是业务部门(线上诊疗),只是看病的方式是在线上,另外只能针对复诊患者而已。
但是有人可能会说,我们科室没医生,作为业务部门不合适啊。我的理解医院远程医疗业务部,自己也没医生,但同样也在开展业务。
(2)按照业务部门的定位,职能就比较清晰。做到各就各位,不会出现重位、错位的情况。现在有的医院互联网医院部门管的比较多,质量、信息化、医保,都自己管了,这就容易与其它部门出现重位的情况。另外,管理职能一多,本来没几个人,互联网医院自身业务的推广、宣传、业务反而没时间做了,又会出现错位的问题。
这里还有一种情况,既然互联网医院是线上医院,对应互联网医院部的职能是否可以像医院一样定位呢?现阶段个人认为不合适。一是互联网医院业务刚开始,业务量不大;二是部门也刚开始设立,人也不多。所以现阶段互联网医院部,最合适的定位是部门而不是医院,其相关的职能、业务由医院现有的部门负责。当我们的线上业务量比较大的时候,也许可以考虑这种定位。
(3)创新业务才是这个部门的价值所在。在《互联网医院价值浅思考》一文中,我提到过互联网医院可以提升服务、扩大宣传、吸引客户、创新医院业务。所以利用互联网工具,创新业务才是这个部门核心工作,而不是做个简单的管理。
综上情况,当前互联网医院部门最合理的定位,我的建议就是把它当作一个新的临床科室,比如医院原来门诊有10个科,这个就是我们的第11个科,只是这里的医生是兼职的而已。
再不济,也类似我们远程医疗的业务部门,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管理辅助部门。
而衡量这个部门做的好不好的最终指标应该是互联网医院到底有没有人用,有多少人用,用的好不好,产生了多少业务量等等。而不是说你管得很好,但门可罗雀。
如果我们认可互联网医院部门这样的定位,那么我们与相关部门信息中心、医保、医务等部门之间的关系就很清晰了。因为参照原有临床科室或远程医疗部门与相关部门关系即可。
比如与信息部的关系,就是一般业务科与信息中心关系,我的职责是提需求,至于系统建设,维护什么自然就是信息中心的职责。
又比如医务部,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已经说的很清楚,线上线下同质管理,那互联网医院部就如同临床科室与医务部的关系一样落实即可。
当然,由于这个部门刚成立,大家可能都不太清晰,所以在实际执行中可能会有个过渡阶段。但大方向明确了,我想碰到问题时进行工作界定会简单许多。
明确了定位,部门职责应该也就容易界定了。作为一个业务部门,部门职责按我的理解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部门相关制度规定并落实,也就是国家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里说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服务流程等。
其次是业务工作的开展,通过组织、培训、推广等,让系统用起来,并且用得好。
最后就是业务开展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协调与处理等。
来源:互联网医院分会理事 王雪峰